相关推荐
- 2023-07-18 12:46:21 关于2020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2023-07-18 12:46:21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20221116)
- 2023-07-18 12:46:21 绍兴市“枫桥经验”传承发展条例
- 2023-07-18 12:46:21 慕德贵:在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220330)
- 2023-07-18 12:46:21 在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20220525)
- 2023-07-18 12:46:21 熊小亮主持召开十七届人民政府第四十八次常务会议
- 2023-07-18 12:46:21 熊小亮主持召开十七届人民政府第五十八次常务会议
- 2023-07-18 12:46:21 X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2023-03-13 21:13:54 公考遴选每日考题10道(2023年3月3日)
- 2023-07-18 12:46:21 X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 2023-07-18 12:46:21 熊小亮同志主持召开十七届人民政府第三十五次常务会议
- 2023-07-18 12:46:21 熊小亮主持召开十七届人民政府第三十九次常务会议
- 2023-07-18 12:46:21 熊小亮主持召开十七届人民政府第三十七次常务会议
- 2023-07-18 12:46:21 熊小亮主持召开十七届人民政府第三十六次常务会议
- 2023-07-18 12:46:21 熊小亮同志主持召开十七届人民政府第三十四次常务会议

XX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就业工作情况,请审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党的二十大对就业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李克强总理指出,要通过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更多用市场化社会化办法增加就业岗位,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栗战书委员长专门对做好就业促进法执法检查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为促进就业工作提供法治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推进就业各项工作,实现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一、新时代十年我国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先后印发两个就业促进五年规划,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部署,主动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年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就业优先导向更加鲜明。强化方向引领,将就业作为“六稳”、“六保”的首要任务,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就业扩容提质。一是创新实施就业优先的宏观调控。首次提出就业优先政策并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把城镇新增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作为制定实施宏观政策的优先考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就业带动力。2012年以来,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平均每年超过1300万人,2018年以来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在5.2%左右。二是优化推进就业导向的结构调整。稳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明显增多,区域就业结构更趋合理。全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乡就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2013年城镇就业比重首次超过乡村,2021年达到62.7%。积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就业质量,稳定制造业就业规模,大力发展就业带动能力强的服务业,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协调性明显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从2012年的36.1%提升到2021年的48.0%。三是加快健全就业协同的责任机制。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升格为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城镇调查失业率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将就业政策落实作为财政支持的重要方向,接续开展就业促进法执法检查、就业工作专项督查、就业工作表扬激励。
(二)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精准发力支持稳就业保就业。一是加力实施减负稳岗系列政策。打出社会保险“降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先后7次降低社会保险费率,5项社会保险单位费率由2012年的41%降至目前的33.95%;2020年疫情期间出台力度空前的阶段性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累计减免相关社会保险费1.54万亿元;2022年对部分特困行业和困难企业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对中小微企业阶段性缓缴职工医保单位缴费,截至11月底共缓缴2052亿元;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力度,截至11月底累计返还484亿元,惠及769万户企业;创新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截至11月底已发放259亿元,惠及472万户企业;出台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截至11月25日,全国共支持2.92万户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103亿元。二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丰富拓展扩岗激励举措。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5344亿元,支持地方实施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并扩大实施范围,合理确定补贴标准。此外,通过税收减免、以工代训、留工培训补助等政策,鼓励企业扩大用工、吸纳就业。三是加快构建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服务和保障制度。首次出台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专门意见,持续细化配套举措。完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网约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督促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支持自主选择缴费方式、缴费基数,落实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制定业务经办和征收管理规程,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出台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意见,建立“即时快招”服务模式,鼓励市场机构开展零工服务,引导自发市场规范发展,要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设零工专区,推动建设零工市场超3200家,日均提供对接服务超27万人次。
2、本文档共计 17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