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3-07-18 12:46:21 【党课讲稿】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
- 2022-10-20 22:30:37 研讨发言:浅析“两个打造”视角下的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形象
- 2023-07-18 12:46:21 【中心组研讨发言】文化视角下的财税制度变迁
- 2023-07-18 12:46:21 浅谈文学渗透视角下的宋代古典园林内涵
- 2023-07-18 12:46:21 【党课讲稿】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3-07-18 12:46:21 新时代视角下的井冈山精神研究
- 2023-07-18 12:46:21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县域发展
- 2024-06-21 14:21:48 七一党课讲稿: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筑牢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基础
- 2024-07-06 15:33:30 廉政专题党课: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
- 2024-07-06 15:33:30 专题党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筑牢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基础
- 2023-12-20 16:39:14 党政风视角下的党史“四个意识”PPT模板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标准化理论视角下的党内法规清理研究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基于和谐视角下的公民政治参与研究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区域比较优势视角下的生产力布局优化

党课:文化视角下的全面从严治党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对国家与政党的发展起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孕育于新文化运动的土壤之中,诞生于五四运动的文化实践之上,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气质与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党不断领导文化建设、运用文化力量砥砺奋进的历程。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的建设最鲜明的主题。从文化视角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研究探索,揭示其本质内涵和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价值
从文化层面而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文化。价值文化即价值取向,是人们严格遵守的价值观念、矢志恪守的价值操守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价值文化,是党不懈奋斗的思想基础,无论何时都应居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文化的激烈斗争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以对黑格尔批判为起点,批判了德国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的国家文化,批判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犹太人”文化,批判了蒲鲁东、巴枯宁等人的“无政府主义”文化,进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初,列宁深刻批判了俄国落后的“奥勃洛摩夫文化”和自由主义民粹派的唯心史观,捍卫并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提出了“文化革命”的重要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批判了封建文化和“左”倾或右倾主义的文化观,提出了“革命文化战线”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共产党批判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了无政府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自由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等。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价值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发展进步,支撑和引领着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事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和科学性本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价值文化层面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包含着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的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价值文化。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从文化层面而言,就是要按照党的价值文化逻辑有序开展价值文化建设,侧重于价值观念的塑造和精神的培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坚定广大党员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科学的理论遵循。
二、法治文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
法治文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法治保障。从政治制度史来看,没有法律约束的制度是不能长久的;没有法治文化支持的政党同样是注定要败亡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法治文化建设,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对资产阶级政党的法律及制度进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法制的剥削性和压迫性的本质,揭露了资本主义法治文化标榜的“公正”“平等”“自由”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列宁为将俄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了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就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土地法令》及《和平法令》,随后列宁分别在1918年、1924年审定了两部苏维埃宪法,同时还推动了《苏俄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典》等基本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制定和修改了《检查机关条例》《律师机构条例》《苏俄法院组织条例》等具体的法律条例,建立起了苏维埃《根本法》(宪法)、国家机关基本法、律师事务条例等一整套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国、依法治党的先例。列宁认为,法治文化建设以及法制的实现,是衡量无产阶级政党能否科学执政、有效执政的关键。法治文化建设“必须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否则就不能真正完成我们的任务”。立足于新时代国情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制定了依法治党的总体方略,建设了中国共产党的法治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对内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外衔接国家法律制度,构成内外联动机制。这个机制实现了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的统一,发挥了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双重规约作用,为所有党员戴上了“双紧箍咒”,确保了党的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循,为所有党员悬上“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党员干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严格执法守法是依法治党的关键,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成败。法治文化的核心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即自觉尊法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法律若不被执行则无异于僵死的教条,法制也将成为虚假的政治空壳,立法和执法机关也将成为“清谈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内不能出现“清谈馆”,而要坚持“十六字方针”,从严从紧从实从细从深推进依法治党建设。在落实依法治党上,列宁认为特权主义是对苏维埃法制的极大破坏,必须杜绝布尔什维克党员和人民委员会各部门、工会、非党工农代表会议等组织里的公职人员享有特权。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布尔什维克的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在共产党员、党员干部触犯法律时不得利用职权逃避法律责任,“法庭对共产党员的惩处必须严于非党员”。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列宁的经验给了我们重要启示。结合新时代的具体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抓“关键少数”的策略,“关键少数”即党员干部。党员干部必须带头作出表率,充分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做人处事遵循法治之理,用权用钱恪守法律规定,秉公办事维护法律权威,带头做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以“关键少数”带动大多数,在全社会营造执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形成执法守法护法的法治文化力量,内聚执法守法护法的基本价值理念,外化为执法守法护法的自觉自愿行为,以高度的自觉自愿自信,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党的有效实践。
2、本文档共计 9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