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论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现实之间的三个根本问题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研究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立法要充分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在有形有感有效上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思想的回顾与思考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关于新发展阶段意识形态领域使命的思考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探析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关于基层宣讲工作的思考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大数据的意识形态性及其创新逻辑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多元一体格局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论意识形态的国家权力原理
摘 要:中华各民族成员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法律制度及其现象的认识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法律意识因素,其具有政治意识因素不可替代的独有价值与功能。基于宏观背景的动态考察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法律意识因素遵循感性认识、知性观念、理性认识的思维演进规律,对应形成法律心理、法律观念与法律思想三个基本因素类型,并在循环往复的逻辑进路中协同发挥着对相应法律制度的指导与促进功能。在此法治功能的实现过程中,由于受到法律意识主体的理性所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工作还面临着目标阻力、功能侵蚀等问题, 需要我们采取综合性的法治铸牢措施,促进提升法律意识因素的正效应,最大限度地抑制其负效应,以推动实现其应有的法治价值。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律意识因素;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
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1]这为做好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启迪学术界对此开展卓有成效的研究。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学者大多从政治认同的角度出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政治意识因素开展研究,少有学者对其蕴含的法律意识因素进行研究。虽然法律意识与政治意识同属社会意识,并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思想)共同指导建立政治上层建筑,但法律意识具有不同于政治意识的本质内涵与特有属性,其在指引和推动法律制度建构及运行方面,具有政治意识不可取代的价值功能,因此对其进行专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的法律意识因素属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价值的逻辑起点在于,它蕴含着法律意识因素,兼具一定程度的法律意识属性, 因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法律制度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与作用。以往学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政治意识因素进行了全面深刻的研究,但从法哲学角度对其法律意识因素进行研究的不多。黑格尔曾指出: “哲学的法学以法的理念,即法的概念及其现实化为对象。”[2]从概念的内涵及其现实化分析入手,有助于揭示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蕴含的法律意识因素属性。根据学界通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成员对中
2、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