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分类民主生活会我与株洲市渌口区非遗传人的故事
公文写作网

文档

37567

关注

53

好评

99.8%
DOCX

我与株洲市渌口区非遗传人的故事

 传承非遗文化——我与株洲市渌口区非遗传人的故事  2017 年 7 月,我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很幸运的成为了一名湖南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目前服务于渌口区南洲镇。有前辈曾对我说“多下村了解情况,群众的需求就是工作的出发点”,我便暗下决心,利用工作之余,为贫困户脱贫贡献一点微薄力量。丨走访·调查·发现丨...
阅读 210 下载 94 大小 949.18K 总页数 0 页 2023-07-18 分享
下载文档
/ 0
全屏查看
我与株洲市渌口区非遗传人的故事
还有 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传承非遗文化

——我与株洲市渌口区非遗传人的故事

 

 

2017 7 月,我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很幸运的成为了一名湖南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目前服务于渌口区南洲镇。有前辈曾对我说多下村了解情况,群众的需求就是工作的出发点,我便暗下决心,利用工作之余,为贫困户脱贫贡献一点微薄力量。

丨走访·调查·发现丨

2017 8 月,通过对多个村走访调研我发现:南洲镇南山村有一位农民画家,名叫刘双喜,主攻油漆画,是株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但他每年只有 2000 元的政策补贴, 也无法用漆画维持生计,平时都靠打零工赚钱。由于生意不好,年过半百却一直没有招到徒弟,和他深入交谈后我发现: 旁人眼中内向、木讷的刘师傅,心中有个梦想:他想将自己的漆画事业传承下去。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和与省内外专业人士电话访谈发现:相关部门为非遗的推广和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但传承人年龄偏大,无法用非遗技艺和项目谋生,传承困难等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我当时想:传播与宣传或许不是关键,传承才是关键。怎么才能传承?当非遗项目能够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时,自然会有人慕名来学,或许就能得到传承与保护。学的人多了,将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加入VIP
1、范文虽好,仅供参阅,请不要照搬!!!
2、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享受更多尊贵服务

内群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进内部大秘交流群

活动

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