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2-05-18 14:40:54 写材料金句大全(97万字)【七一讲话必备金句在内】
- 2022-05-18 14:40:54 写材料金句大全(113万字)【八一建军节讲话必备金句在内】
- 2022-08-21 22:55:39 写材料必备16类2.5万字364个金句素材
- 2022-05-18 14:34:31 十九大以来系列公开讲话大全(写材料必备)
- 2024-03-07 01:42:59 必备故事素材汇编(216个)
- 2022-05-19 23:20:27 精彩演讲稿必备素材故事汇编
- 2022-05-18 14:34:31 十九大以来系列公开讲话大全(写材料必备)【在上合组织第十八次会议上讲话在内】
- 2022-05-18 14:34:31 十九大以来系列公开讲话大全(写材料必备)【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内】
- 2022-10-05 18:42:57 (48个)写材料实用经典小故事素材汇编
- 2022-05-18 21:55:20 【写作素材】写材料排比句大全【主题教育排比句100例在内】
- 2022-05-18 21:55:20 【写作素材】写材料排比句大全【主题教育排比句200句在内】
- 2022-09-20 16:03:27 写材料实用经典小故事素材汇编(48个)
- 2022-05-18 21:55:20 【写作素材】写材料对偶过渡句大全(主题教育对偶句100条在内)
- 2022-05-19 23:20:27 精彩演讲稿必备故事汇编(40例)
- 2022-05-14 15:13:56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怎么写的活50条1万字素材故事事例来帮忙

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大全
一、忠诚类(10个)
1.【贺龙一门忠烈】南昌起义前,贺龙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明确表示“我决心跟共产党走”。蒋介石用500万大洋、一个汉阳兵工厂和武汉卫戍司令的头衔收买他,遭到严词拒绝,贺龙毅然率部参加起义,而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敌人悬赏10万大洋买他人头,并血洗了他的家乡,一次就杀害贺氏宗亲80余人,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贺龙跟党走的坚定信念,他对党的赤胆忠心至死不移。
2.【刘伯承忠心耿耿】1923年,在吴玉章、杨闇公等同志的影响下,刘伯承的思想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他说:“当今中国向何处去?哪一种主义最合乎中国国情?还应该深思熟虑才稳妥;如果一见旗帜就拜倒,我觉得太不对了。”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和对革命形势的认真思考,他于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毅然投身中国革命的历史洪流,而后一生对党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思想先入党,始终跟随党。
3.【革命军人忠诚典范】从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我军革命先烈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舍生取义、壮怀激烈的浩气;从“硬骨头六连”“大功三连”“南京路上好八连”“杨根思连”“航天员集体”等我军英模团体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能征善战、奋勇拼搏的豪气;从杨业功、何祥美、满广志、张超等我们熟悉的当代先锋模范身上,我们读得懂什么叫爱军精武、真打实备……他们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闻令而动,义无反顾。他们的灵魂中有一种情感叫忠诚,有一种品格叫忠诚,有一种价值追求叫忠诚。这种融入基因的忠诚,就像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革命军人的精神高地上。
4.【军需处长的忠诚】红军长征过雪山,前面忽然放慢了速度,许多人围在一起。“有人冻死了。”得到报告,将军快步赶去,看到牺牲的老战士单薄破旧的衣衫,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没有人回答,也没有人走开。将军再次命令警卫员去叫时,有人小声说:“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发火的表情凝住了,伫立在雪地里足足一分钟,缓缓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5.【井冈山困境之中忠于党】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生活异常艰苦,吃的是红米饭,喝的是南瓜汤,穿的是破衣裳,住的是茅草房,缺医少药,缺枪少弹,作战频繁。但红军将士没有被困难吓倒,始终保持着高昂士气,以顽强的意志坚持斗争。没有食盐就用墙土熬硝盐,没有军服就自己纺线做衣服,没有药品就自己采药办医院,没有工厂就用土法修枪械。当时,战士们创作了这样一首歌谣:“深山岩洞是我房,青枝绿叶是我床,红薯葛根是我粮,一心跟着共产党,哪怕敌人再围剿,头断血流不投降,只要坚持干到底,总有一天见太阳”。
6.【政治意识是忠诚之基】毛泽东同志对政治学习非常重视,并提出了“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的论断;林伯渠“凡事都先从政治上考虑”,实现了一辈子都不犯政治性错误;范匡夫“把提高政治意识当作家常饭吃”,在单位营造出廉洁务实的徐徐清风。政治意识如堤坝之底座、大楼之根基,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须臾不可轻视。
7. 【忠诚的典范】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为国家核潜艇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贵州遵义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村民们历经30多年,靠着锄头、钢钎和双手,在悬崖峭壁间凿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这份对事业的执着源于他们对理想的坚守、对责任的担当,始终牢记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
8.【忠贞不渝江善忠】1934年,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干部江善忠,在一次战斗中打完最后一粒子弹之后,用鲜血在衬衫上写下“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而后笑着纵身跳崖,壮烈牺牲。
9. 【当代忠诚典范】焦裕禄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孔繁森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杨善洲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他们都用实际的行动和具体的事迹证明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10. 【高原上的忠诚】上个世纪50年代,西南军区工兵部队奉命修筑康藏公路。面对地势奇险、巨石嶙峋、终年积雪的作业条件,筑路官兵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风雪、斗严寒、破峭壁、炸巨石,闯关夺隘,顽强拼搏,战胜高原缺氧、寒冷、断粮等重重困难,打通了入藏门户二郎山,修筑了一条长达2000多公里的天路。在老一代革命战士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二、信仰类(10个)
1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斗争时期,弱小的红军偏隅深山一角,在国民党军的四面包围之中,有人对中国革命的前途产生了悲观情绪,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写出《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两篇光辉著作,以辩证的思维、宽广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一扫人们心中的阴霾。古田会议结束,毛泽东又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使红军在艰难困苦中仿佛看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亡国论有之,速胜论也有之。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提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科学论断,深深折服人心,坚定了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12.【三个牺牲】毛泽东同志1938年4月9日出席抗大第四期开学典礼时对学员说,你们若想在抗大站住,首先要下定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没有最后的决心是不够的,更要有为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牺牲自己贡献生命的决心”。
13.【小石头打破大水缸】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站在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的操场上,毛泽东向着仅剩的千余人队伍,用浓重的湖南乡音满怀信心地讲道,我们现在好比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好比一口大水缸。只要我们咬紧牙,挺过这一关,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会打烂那口大水缸!说完,毛泽东带领部队一头扎进深山密林。半年之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两年之后,红军武装已达10万余人,红色根据地遍及南方数省;22年后,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大江南北,国民党反动派这口“大水缸”应声破碎。
14.【信仰的味道】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把墨汁当成红糖水蘸粽子吃下,品出了信仰的甘甜。长征时,红军在进入草地不久就陷入断粮境地,红军战士周广才怀着革命信仰和必胜信念,忍饥挨饿,将吃剩下的半截皮带留了下来,准备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留下了“半截皮带”的佳话。
15.【始终不忘本】“革命就是为了使全国人民不再过苦日子,要过上好的生活。应该下山,应该进城。但是正如老根据地的同志所说的那样,下了山不应该忘了山,进了城不应该忘了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周总理在一次联欢会上的一番话,诠释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人民就是靠山,人民就是江山。“人民”二字,是共产党人最坚强的支撑、最深厚的底气,其重何止千钧,其高岂止万丈!
16.【彭湃跟党走】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的彭湃,出生于一个大地主家庭,家里有“鸦飞不过的田产”。他投身革命,并不为从党的“锅里”舀米吃。相反,为了救国救民,他当众烧掉田契,舍弃万贯家产,毅然决然走出豪门之家,与周恩来等一起,参加和领导了南昌起义。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17.【组织的力量】80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夜晚,茫茫草原深处燃起了一堆篝火。29名负伤掉队的红军战士围坐在一起,某部三连副连长李玉胜建议:大家虽然不是一个连队的,但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我们组建一个临时党支部,带领大家走出草地。他的建议得到全体同志的一致响应,并推举李玉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有了党组织,29名伤员就有了“主心骨”,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草地,回到了党中央、毛主席身边。
18.【坚定不移跟党走】有“农运大王”之称的彭湃出身于大地主家庭,家里有“鸦飞不过的田产”,为了革命,他将自家田契当众焚烧,将田产还给农民。1938年,贺龙填写了一份党员登记表,他在表中“动产、不动产、现金各多少”一栏中写道:“我什么都没有了。”当年许多先辈投身革命,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抛弃高官厚禄,都是奔着理想而去,奔着信仰而去,奔着光明而去。
19.【“拽着马尾”走长征】1934年10月,57岁的徐特立踏上了红军战略大转移征程,成为了长征中年龄最大的老兵。这位后来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的教育家之所以能“拽着马尾”走完长征,是因为他羸弱的身躯内有着为民族谋解放的崇高理想。当时很多人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和徐老在一起,就感到对未来充满信心。
20. 【一生牢记信仰的典范】开国上将李聚奎临终前把儿女们叫到床前,颤颤巍巍交给5个孩子的遗产清单,竟然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老将军用行动表明了什么是纯粹的信仰。
三、勤奋类(20个)
2、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