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4-04-23 11:23:04 (23篇)2024年4月党刊文稿汇编
- 2024-06-29 11:31:47 (23篇)2024年6月党刊文稿文稿汇编
- 2024-06-18 11:19:39 2024年6月党刊文稿文稿汇编(23篇)
- 2023-07-22 18:55:43 2023年6-7月党刊文稿汇编(23篇)
- 2023-11-17 10:37:13 (10篇)2023年10-11月党刊理论文稿汇编
- 2024-09-10 14:40:48 (31篇)党刊理论文稿汇编
- 2023-08-18 07:30:23 党刊文稿汇编(5篇)
- 2024-02-25 20:01:06 党刊文稿(20篇)(202402)
- 2024-06-29 11:31:47 (22篇)党刊理论文稿汇编(202406)
- 2023-07-18 12:46:21 党刊文稿汇编(5篇)(202307)
- 2024-06-07 00:22:50 党刊理论文稿汇编(22篇)(202406)
- 2024-03-07 01:44:54 (23篇)2024年企业党建文稿汇编
- 2023-07-18 12:46:21 2023年4-6月生态类文稿汇编(19篇)
- 2024-02-27 11:34:17 2024年企业党建文稿汇编(23篇)
- 2023-07-18 12:46:21 2023年2-5月国际视野类文稿汇编(46篇)
“三大全球倡议”的传统文化意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重要判断,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未来何去何从,求发展还是步入衰落,求和平还是陷入对抗,文明交流互鉴还是封闭排外?上述议题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如果一味奉行西方中心主义和利益至上,那么世界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将充满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讲,富含道德伦理的中华文明可以为解决当今全球性问题提供东方智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聚焦发展、安全、文明等事关人类前途命运领域提出的重大创举,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包容性等特质,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了新范式。
践行协和万邦的亲仁善邻之道
协和万邦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基因及在国家关系层面的处世之道。从内涵来看,“协”有协力合作,也有调和、和谐之意。“和”的历史悠久,本义是一种乐器,原指音律的协调。后来,“和”逐渐演变为和平、和谐,指事物或不同主体之间在关系层面的内在协调状态。《尚书·尧典》展现了其具体的图景和目标:“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在原始农业社会,邦国林立,先民们在长期的生存生产斗争中体会到以和为贵的重要性。对内,以亲九族,对外,协和万邦,最终目标是为了各氏族的民众能够安居乐业。协和万邦既展示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实践经验,又体现了胸怀天下的整体思维。
协和万邦、以和为贵、胸怀天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观照。“和”是大前提,在和平的背景下,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天下”)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更稳固的安全、更多元的文明。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中国古代人关心于整个人类之大群全体,而不为一部一族所私有……因此他们常有一个“天下观念”超乎国家观念之上。比如,“四海之内皆兄弟”等表达。可以说,“和”与胸怀天下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追求。从发展观角度来看,古时要实现“天下大同”,现代要“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从安全观来看,古时认为“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现代强调“世界安危与共”“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从文明观来看,古时要消解“华夷之辨”以达“天下文明”,现代则愿“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中华文明为当今全球性危机的解决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提供了东方智慧。发展、安全和文明议题是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议题,应该各国合作,但是有些西方国家却坚持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事实证明,拉小集团、搞小圈子等基于权力和利益的对抗性思维导致国际社会乱象丛生、冲突不断。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一贯倡导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和平理念,着眼大局,针对“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重大议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3年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明确将落实“三大全球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体系的战略引领。
提倡和而不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而不同则是重礼与卑同的统一。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辩证性。“和”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为了求“和”而没有底线地退让,也不会获得真正的“和”,甚至陷入欲要“和”而不得的困境。因此,除了“和”,还有“礼”。“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就是原则,因此,“和”是有原则的“和”,而不是无条件的“和”。中华民族不会同意牺牲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和”。从这个角度讲,“礼”是“和”的约束条件。除了重“礼”,中华文明还有着鲜明的尚和卑同的特点。在孔子眼中,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甚至成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分标准,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和”具有综合会通之意,“同”则是单一附和的意思。只有不断综合会通才能和谐发展,一味附和只会衰落死亡。因此,和而不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有“礼”加持的“和”远远胜于一味附和的“同”。
和而不同体现了中华文明对差异性的包容精神。2021年9月,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重振2030年议程,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阶段、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等各方面的差异,各国之间及内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需求各异。因此,在具体路径上,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六个坚持”,其中第五个为“坚持普惠包容”,通过不同方式着力解决上述特殊需求以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体现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尊重与包容。2023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指出“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展现了中国重视差异性以及在处理同异问题时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到和而不同,与执两用中的思维有密切关系。“中”就是不偏不倚,把握两边,但是要“用中”,不搞绝对化。近代以来,西方工业化发展迅速,走在了世界前列,致力于推行其“普遍适用”的发展模式与价值理念。无论是奉行“西方中心主义”还是强制推行“普适性”,都是文明层面的垄断,是绝对化和霸权的体现,也是全球治理难题的症结所在。全球发展倡议主张“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全球安全倡议呼吁“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等,展现了和而不同理念和执两用中实践的包容精神,是东方智慧的生动表达。
秉持天人合一发展和合共生理念
天人合一的意蕴非常丰富。道家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天地万物有机联系,和谐共生。儒家则从实体和境界两方面展开论述。从实体层面讲,“天”和“人”指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人与大自然保持和谐统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应。从境界层面看,天人合一还体现为对“天道”的敬畏和遵循,“合一”的中心是“顺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本然的法则和状态。此外,“合一”还要“疾敬德”,即快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然后在道德约束下,行事有边界。正如孔子所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才能“从心所欲”。又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天道变化,四季变更,应时而动,没有差错,这就是诚。从这个角度讲,天人合一有“天人合德”之意,即“人”与“天”在德行上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儒家看来,个体与类之间从来就不曾有隔膜。按照个体与类的同构关系,如果放大来看,“从心所欲不逾矩”就不仅指个人的最高人格境界,还应被视作一种人类社会发展所达到的理想状态。从这个角度讲,天人合一的共生关系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等不同维度的主体。全球发展倡议在“六个坚持”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提出“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其核心是共同安全的理念。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努力开创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展现了多元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三大全球倡议”维护共生关系,为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科学体系,从、安全、经济、文明、生态五个层面提出了努力目标,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三大全球倡议”作为这一体系的战略引领和三大支柱,吸收借鉴中华文明的优秀理念,在发展、安全、文明议题上为维护共生关系提出了战略规划和实践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一方面重视人的精神力量,强调保持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循变应时;另一方面讲诚重德,认为行事有边界,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二者结合保证了中国不会盲目自大,更不会奉行异化了的人类中心主义去主宰万物,而是致力于维护不同主体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比如,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完善全球环境治理,关注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国际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实现全球安全之治注入可持续的共生理念;全球文明倡议以“姹紫嫣红”“生机盎然”来描述“文明百花园”,生动展现了文明共生的美好画卷。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民本思想历史悠久,约产生于夏商周三代,发展于春秋战国,完成于秦汉之后,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这一思想深刻而持久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性格,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民本思想的经典表述。“民”是国家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知人安民”“民贵君轻”成为明君治国之道。
以人为本思想有古代的“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理念,也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表达,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民本思想有其局限性,是统治阶级基于实践作出的经验总结,目的是“治民”,本质是将“民”视为工具以维护自身统治,而非真正的以人民为中心。对此需要批判地继承,既要肯定其安民、惠民等重视民生需求的积极性,也要看到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将人民视为工具的局限性。与古代民本思想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重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的角度强调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以人民为中心展现了中国为解决全球挑战赋予的思想观照。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人类而不是国家、民族、种族、宗教、经济、等任一词汇作为共同体的限定词,是因为无论哪个词都代表着不同群体的区隔,都可能会产生群体间的隔阂甚至冲突。只有“人类”一词超越了上述所有区隔,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未来。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观点表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民主体地位和个人权利的重视。基于此,“三大全球倡议”不仅聚焦宏观层面和全人类的未来,更着眼于每个人的感受。其中,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不断增强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球安全倡议呼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把握经济规律探索高质量发展西城路径
2、本文档共计 144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