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5-02-25 15:38:01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 2023-07-18 12:46:21 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县域市民化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欠发达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利弊分析及推进思路
- 2023-07-18 12:46:21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城市新文明
- 2024-08-14 18:31:44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全文)
- 2023-08-18 07:30:23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2023-06-21 09:28:38 关于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2023-12-11 01:14:03 关于提升我市基层治理能力的调研与思考
- 2024-02-28 15:31:57 (9篇)乡镇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 2024-09-10 15:06:51 城市排水服务所党支部经验交流:抓好三个培育提升党员三感
- 2023-10-07 12:00:36 关于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 2023-11-13 13:21:32 关于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2024-09-10 15:06:51 经验交流:抓好三个“培育”提升党员“三感”
- 2023-07-18 12:46:21 城市更美好 市民更幸福——十八大以来XX县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综述(20221013)
- 2023-03-05 20:03:30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经验交流材料(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键要增强城市归属感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催生的新群体,他们在城乡之间流动,用辛勤付出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7月,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为重点、兼顾城市间流动人口,在稳定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方面作出了部署。2024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0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工作。目前我国还有1.7亿进城农民工和随迁家属,长时间在城镇就业、生活,但尚未落户城镇。因此,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所就业城市获得公平的就业与社会保障,建立起对所就业城市的归属感、安全感,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色水平极为重要的一项标志。
相比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进城倾向”更重,且呈现出从个体化谋生变为家庭化迁移,在工作、住房、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更具多样性,其就业地和职业选择与教育环境、公共服务完善程度等息息相关。然而,目前围绕迁入地、迁出地以及农业转移人口自身因素仍存在一系列的堵点与困境。
公共政策缺乏家庭视角,随迁家属城市融入亟须系统性支持。农民工市民化不是简单的户籍变化与人口有序流动的问题,还要有支撑从乡村到城市生活场景转换的体制机制。一是公共政策缺乏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长期政策和制度安排。针对随迁家属缺乏有效的政策优惠条例和帮扶措施,使得农民工举家迁移的流动成本更高,呈现出“1+1>2”的困难处境。二是家庭政策的对象具有局限性且存在跨部门协作难题。现有政策主要针对“五保户”“失独家庭”等特殊群体,而涉及家庭的公共政策内容复杂且政策实施涉及多个部门,执行中往往缺少牵头部门负责、跨部门协同。
教育机会与质量的差异使得随迁子女的流动难度进一步增强。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随迁进入城市,但他们往往面临着入学不易、升学更难的困境,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受教育权和社会的公平和谐。一是随迁子女存在入学升学门槛。在部分城市的积分制入学制度下,随迁子女主要面临有无居住证、能否办理流动人口积分和积分值三道门槛。同时,超大城市为达成控制本地人口和保障本地儿童升学基本权利,通过设定比同级别城市更高门槛的异地中考政策来限制异地高考。二是教育分层现象突出。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生源较差的公办学校教学质量偏低,阻碍了随迁子女自身的发展与城市融入。
2、本文档共计 5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