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4-01-08 11:23:49 (38篇)2023年12月调研报告汇编
- 2024-06-12 14:52:27 农业领域如何加强绿色低碳科技应用
- 2024-02-28 13:49:01 关于xx银行善本金融背景下绿色金融数字化发展研究及实践探索报告
- 2024-06-19 13:31:37 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汇报
- 2023-07-18 12:46:21 以科技创新赋能“双碳”进程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大数据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应用及实践创新
- 2022-10-16 16:46:14 行长关于网点资产业务的探索与实践
- 2022-05-12 14:47:24 银行绿色金融主题发言:做优做实绿色金融服务
- 2024-01-30 14:57:50 在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2024-02-28 14:59:45 在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稿
- 2023-12-26 12:52:47 企业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 2023-04-24 21:38:57 商业银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策略分析报告(银行)
- 2023-07-18 12:46:21 关于对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思考
- 2022-11-13 14:45:52 银行绿色金融主题发言材料(碳达峰、碳中和)汇编
- 2023-07-18 12:46:21 基层人民银行关于开展督查督办的实践及思考(银行)

碳资产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应用实践及创新
绿色金融是一种既具备金融功能又具备环境保护意义的金融活动,在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碳资产能够有效连接金融和实体两端共同促进双碳目标的达成,然而碳资产在银行信贷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以碳资产作为切入点,根据国内碳市场发展情况,探索碳资产在银行信贷领域内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客户画像雏形以指导绿色金融业务实践,切实以金融力量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加剧,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战略。碳资产作为与低碳经济密切相关的资产,其价值和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CEA)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机制下,碳排放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力量,对于碳资产的管理和投资也在逐步加强。然而,碳资产在银行信贷领域内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有效评估和管理碳资产的风险,如何将碳资产纳入银行信贷决策中,以及如何通过创新信贷产品、风险管理工具和投资策略来促进碳资产在银行信贷领域内的应用,都值得深入探讨。
一、碳资产与碳市场现状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碳资产白皮书》[1]中将碳资产界定为以碳排放权益为核心的所有资产,既包括碳配额、碳信用及其衍生品也包括通过节能减排、固碳增汇等活动减少的碳排放量。目前我国企业的碳资产主要集中在碳排放配额和核证自愿减排量两种。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正式启动[2],截至2023年7月5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2.39亿吨,累计成交额达109.5亿元,平均单价约为45.8元/吨[3]。截至2023年2月中国已经先后建立包括重庆、湖北、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四川、福建9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未来,随着碳市场规模的扩大,对碳资产种类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十四五”期间全国碳市场将逐步扩容,除发电行业外,建材、有色、钢铁、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也将陆续纳入全国碳市场。更多的碳排放权需求将会释放,对CCER的需求量也将可能出现井喷式增长,与配额相比具有多种优势,便于落地碳金融产品,且是碳金融产品的重要阵地。2023年10月18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
(试行)》,标志着暂停6年的CCER市场正式重启。
二、碳资产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实践和创新
(一)碳资产的转让和盘活及案例
目前,我国企业的碳资产主要集中在CEA和CCER两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近几年也将进一步覆盖重点领域,如何高效地管理、盘活碳资产成为企业当下及未来的一大课题。现阶段碳资产的盘活方式主要有借碳交易、转让、碳资产质押融资等方式。
2、本文档共计 9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