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3-07-18 12:46:21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跨境理财通”试点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 2023-07-18 12:46:21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债券通“南向通”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 2023-07-18 12:46:21 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的发言
- 2023-08-18 07:30:23 写材料用典:敌不可易,时不可失
- 2023-04-02 11:11:03 【写材料用典】血气之怒不可有,义理之怒不可无
- 2023-01-05 21:01:39 【写材料用典】无不陷之矛,亦无不可陷之盾
- 2023-02-21 23:59:24 【写材料用典】检身心于平时,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
- 2022-12-11 11:34:40 【写材料用典】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 2023-04-18 00:50:26 【写材料用典】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 2022-10-13 13:54:03 【写材料用典】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 2022-10-16 16:35:55 【写材料用典】勤且艰若此
- 2023-02-13 13:19:34 【写材料用典】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2023-01-28 22:07:24 【写材料用典】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2023-03-13 21:13:54 【写材料用典】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
- 2022-10-16 16:35:55 【写材料用典】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

【写材料用典】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例文】“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研究作战对手,盯住敌人练兵,是练兵备战的基本要求。谁了解对手更多一些、更准一些,谁训练的针对性就更强一些,谁对战争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一些。制胜未来战场,只有用作战对手校正训练“准星”,始终瞄准对手练硬招,才能保证作战时全局在胸、处乱不惊、超前应对,夺取主动权。(解放军报《用对手校正“准星”》)
【典故】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军形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释义】意思是,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在于自己主观的努力,而敌方是否能被战胜,取决于敌方自己的失误,而非我方主观所能决定。
【赏析】非洲奥兰治河两岸有一个奇特现象,河东岸的羚羊每分钟奔跑的速度比河西岸羚羊快10多米。动物学家研究指出:东岸羚羊之所以跑得速度更快,是因为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这种“在对手刺激下变得更加强大”的现象,在军事领域同样存在。善于从对手角度看问题,是能打胜仗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囿于自己的思维,依赖自己的习惯,不能看透对手、掌握对手,打赢就是一句空话。刘邦和项羽的垓下之战,因为刘邦熟悉楚军的作战思维,一首歌曲赢得了战场主动;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较量,也因为毛泽东熟悉蒋介石的用兵习惯,从而赢得酣畅淋漓。相反,入主中原的八旗军队对强大的欧洲对手视而不见,做着天朝上国、常胜之师的美梦,操练废弛、军纪松散,最终被坚船利炮轰破国门,是历史留下的惨痛之鉴。军事领域如此,事业发展也如此。只有“眼睛里永远有敌人”,紧紧瞄准对手这个靶心,对手执“利矛”、我须练成“金盾”,对手魔高一尺、我须道高一丈,才能保证在未来战场上全局在胸、处乱不惊、超前应对,确保一旦交手能够有效应对、战之必胜。
2、本文档共计 2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