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3-08-18 07:30:23 【写材料用典】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 2023-07-18 12:46:21 20221219-【写材料用典】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 2022-10-09 20:39:35 【写材料用典】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 2023-03-27 16:40:26 【写材料用典】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 2023-03-17 21:34:45 【写材料用典】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适,任之欲专
- 2023-02-16 12:07:33 【写材料用典】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
- 2022-09-13 20:55:12 【写材料用典】为将之道,所谓身先士卒者
- 2023-07-18 12:46:21 (写材料用典)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2022-10-13 13:54:03 【写材料用典】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 2023-07-18 12:46:21 写材料用典
- 2022-12-07 11:25:11 【写材料用典】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2022-11-20 22:02:04 【写材料用典】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
- 2022-12-08 10:05:36 【写材料用典】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 2023-04-18 00:50:26 【写材料用典】若兵无先备则不应卒
- 2023-07-18 12:46:21 【写材料用典】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写材料用典】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
【例文】“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自古以来,知人识人都是一门学问、一件大事,乃治国理政的第一大难题,从来没有“最优解法”,只有长路漫漫的“上下求索”。战国时期李悝总结了“识人五法”:“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窘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吕氏春秋》提出了“识人六验法”:“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诸葛亮则概括了“观人七法”:“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解放军报《劳于求贤 逸于得人》)
【典故】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
【释义】意思是,治理国家的关键,首先在于用人是否得当;而考察人的方法,是圣贤也感到困难的。
1、范文虽好,仅供参阅,请不要照搬!!!
2、本文档共计 2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
2、本文档共计 2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