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3-07-18 12:46:21 湘潭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
- 2023-07-18 12:46:21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1版)》的通知
- 2023-07-18 12:46:21 健康湘潭行动实施方案
- 2023-07-18 12:46:21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城区城市更新工作方案 (2022—2025年)》的通知
- 2023-07-18 12:46:21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试行)》的通知
- 2023-07-18 12:46:21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 2023-07-18 12:46:21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关于印发《湘潭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2023-07-18 12:46:21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的通知
- 2023-07-18 12:46:21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实施标准(2020—2022年)》《湘潭市公共法律服务发展指标(2020—2022年)》的通知
- 2023-07-18 12:46:21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湘潭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湘潭市城市厨余垃圾管理办法》的通知
- 2023-07-18 12:46:21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
- 2023-07-18 12:46:21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 2023-07-18 12:46:21 湘潭市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
- 2023-07-18 12:46:21 湘潭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 2024-11-18 00:34:50 XX市城区城市更新工作方案

XTCR-2021-01008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湘潭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重点指标提升方案(2021—2023 年)》《湘潭市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管理办法》《湘潭市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
(2021—2023 年)》的通知
潭政办发〔2021〕14 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湘潭高新区和经开区管委会,市直机关各单位,市属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
《湘潭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重点指标提升方案(2021— 2023 年)》《湘潭市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管理办法》《湘潭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 年 6 月 2 日
(此件主动公开)
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我市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的主攻 目标之一。为整合全市创新资源和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确保对标对表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根据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创〔2016〕370 号)精神,结合湘潭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国、省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决策部署,聚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努力打造国家重要智能制造集聚区、中部科创发展示范区、内陆改革开放先行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四区一地”,大幅提升创新要素聚集能力、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实力。到 2023 年,基本建成体制机制完善、产业结构合理、经济社会发展均衡、创新创业氛围良好、区域特色鲜明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一)构建区域创新格局。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总揽,
统筹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部科创发展示范区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立足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加强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创新合作,打造基础性原创性科研基地、科创成果转化产业化基地和科创人才培养聚集基地三大基地,大
力建设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 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区域创新体系,全面塑造区域创新发展格局,使创新成为湘潭打造全省核心增长极、全国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力量。
(二)全力推动“三大”变革。着眼湘潭老工业基地转型发
展,将科技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融合,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供给能力,努力实现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依靠知识积累、技术进步的内涵型、精明式增长之路,提高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三)培育城市创新文化。全力优化创新生态,厚培创新文
化,加快创新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校地深度融合,实施企地校联合攻关、产学研联合运营“双联”工程,完善政府服务对接机制,健全高校联系地方机制,优化学科设置,强化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提升高校教学科研与地方产业发展的适配性和融合度。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科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科技文化场所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营造浓厚的城市创新文化。
(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立足产业振兴,聚焦全市新兴优
势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和工业“四基”攻关,动员和整合全社会科研
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特别是“卡脖 子”技术、进口替代技术。加强应用场景开发,以用促研,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等新经济业态在我市聚集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迭代升级、示范应用。积极对接国、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创平台和大科学设施建设等,推进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和平台设施在我市落地,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支撑力。
(五)担当创新城市责任。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南“三高四新”重要使命,建设和运用好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海上风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先进传感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湖南华研实验室等重点科创平台,整合我市在深海、深空、“两新三电”等领域的特色优势, 深化科技创新区域开放合作,着力重大技术攻关,取得一批基础性原创性科研成果,在引领和支撑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湘潭力量,带动全省和国家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
(六)强力推动政策落地。全面加强政策研究和宣传,推进
国、省各项科技创新政策落实落地,力争政策红利应享尽享。同时,构建市一级覆盖科技研发、人才聚集、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创新全链条的政策体系并落实到位,全面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重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