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材料理论学习浅析《庄子》中的辩者之言与不言之辩
老笔头素材库

文档

29225

关注

26

好评

99.8%
DOCX

浅析《庄子》中的辩者之言与不言之辩

浅析《庄子》中的辩者之言与不言之辩 在《庄子》文本中,“言”字有动词和名词两种用法。当用作动词时,“言”作“说、描述”讲,如“予尝为女妄言之”;而用作名词时,“言”有两种意思:其一,作特指用,指某段话或某种言论,如“吾闻言于接舆”;其二,作泛指用,即抽象的“语言”这一对象,如“言恶乎隐而有是非”。可...
阅读 351 下载 18 大小 19.22K 总页数 0 页 2023-07-18 分享
下载文档
/ 0
全屏查看
浅析《庄子》中的辩者之言与不言之辩
还有 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浅析《庄子》中的辩者之言与不言之辩

 

在《庄子》文本中,字有动词和名词两种用法。当用作动词时,说、描述讲,如予尝为女妄言之;而用作名词时,有两种意思:其一,作特指用,指某段话或某种言论,如吾闻言于接舆;其二,作泛指用,即抽象的语言这一对象,如言恶乎隐而有是非。可见,《庄子》的具有语言之义。

战国时期百家用以相互指谪攻击的辩者之言在《庄子》看来是导致当时社会混乱、大道隐去的主要因素。由此,《庄子》发现了的局限性。那么,在辩者之言中,语言的局限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庄子》提出了哪些方案以解决这一困境呢?本身的意义与作用究竟如何?这些将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由辩者之言引发的语言局限性

《庄子》所面临的语言困境,直观地表现为儒墨各家以各自所信奉的理论而互相辩驳。《庄子》曰: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以儒墨为代表的诸子百家,以成心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庄子·齐物论》观各家对成心的注释,盖分为两派。一派以成心为恶,如唐成玄英:

 

域情滞著,执一家之偏见者,谓之成心。《庄子注疏》)一派以成心为善,如宋吕惠卿:成心者,吾所受于天而无所亏者也……”《庄子义集校》今学术界大多以成心为恶,以成见之心释之,故从此说。成心即是说某种人,受困于某种观念,执着于某一家言论,而不能破除偏见、与道为一。为价值标准, 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在肯定对方所否定的、否定对方所肯定的互相辩驳之中,其已偏离之自 然、本然。

加入VIP
1、范文虽好,仅供参阅,请不要照搬!!!
2、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享受更多尊贵服务

内群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进内部大秘交流群

活动

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