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 2022-08-17 01:32:29 乡村振兴战略典型案例材料
- 2023-07-18 12:46:21 完善人才体制机制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 2023-07-11 01:00:07 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总结
- 2024-08-22 17:42:27 某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情况的报告
- 2022-12-09 12:58:00 县委组织部关于激发乡村振兴人才活力的调研报告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挖掘保护弘扬东坡文化提升自贸港建设软实力
- 2022-05-12 14:25:01 关于乡村振兴对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情况的调研报告
- 2023-07-18 12:46:21 以地方古籍普及传播促进城市软实力提升
- 2022-09-16 17:06:48 “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协商座谈会委员发言4篇
- 2023-07-18 12:46:21 组织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报告
- 2023-07-18 12:46:21 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 2022-08-28 18:51:09 提升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 2022-11-14 00:24:41 “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协商座谈会委员发言4篇 (1)
- 2022-09-27 16:27:18 (4篇)“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协商座谈会委员发言汇编

关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双月协商情况的报告
根据《市政协XX年协商调研视察活动计划》安排,4月下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赴XX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召开协商座谈会,围绕“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开展了协商。现报告如下:
协商认为,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积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是农村文化阵地不断加强。市上成立了乡村文旅振兴专班,将提升文化服务水平纳入县域“十四五”规划和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制定了《XX市乡村文化振兴规划(2022—2025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成乡镇(街道)文化站XXX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XXXX个,文化馆分馆XXX个,图书馆分馆XXX个,农家书屋XXXX多个,民俗展馆、红色纪念馆及“乡村记忆”馆XX个。配备流动舞台车、文化车XX辆,配发文化器材设备XXXXX多件(套),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覆盖X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为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农村文化活动持续开展。依托XX文化旅游节、文艺轻骑兵进基层、XX欢歌大舞台、非遗传承展演等平台,开展“千场文化惠民演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书香XX”全民阅读等活动,举办社火表演、广场舞和文艺展演、民间艺术汇演等文化活动年均XXXX多场。落实了“四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城区每周免费开放XX小时以上,乡镇综合文化站平均每周免费开放XX小时。创作推出了《XX》等一批具有XX乡土特色、贴近群众生活的文艺精品,为全市群众提供了文化滋养。三是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实施XX等文旅融合项目XX个,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村X个,省级XX个(其中X个示范村创建为国家XA级旅游景区),XX镇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省养生旅游特色小镇”。开发推出“十大红色旅游”“十大乡村旅游”等精品主题线路XX条,培育出XX等乡村旅游产品XX多种,推动全市乡村旅游由量向质的提升。四是农村文化人才加快培育。近三年,全市举办非遗培训班XX期,培训非遗带头人XXX人、一线文化工作者XXX多人,文艺工作者和文化志愿者结对帮扶村级文化社团XXX个。培养国、省级非遗保护传承人XX人、乡土文化人才XXX多人,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发展志愿者X.X万人,市、县、乡、村四级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协商指出,全市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差距。一是非贫困村文化阵地建设相对落后。受资金、规划等因素制约,全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整体不平衡。推进精准扶贫之后,原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文化阵地普遍得到改善,而多数非贫困村扶持项目少,部分文化阵地建设不达标,文艺、体育、健身等设施配套不足,形成较大反差。二是农村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部分乡镇文化阵地使用率不高、利用不均衡,文化广场开展活动不经常,体育健身器材损坏失修现象比较普遍。三是农村文化服务质量不优。一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形式老套、内容单一,服务内容和水平参差不齐,与农村群众文化需求缺少有效对接,存在习惯性“端菜”与群众需求“点菜”之间的供需错位。如“送戏进乡村”“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对农民群众没有吸引力,流于形式。四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全市从事文化产业特别是农村文化产业的企业不多,文化产业产值不大,产品和服务形式单一,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的能力有待提高。乡村旅游多数处于表层开发阶段,对当地民俗风情等人文资源挖掘不够,对市场需求和营销研究不足,景点建设中文化元素植入不多,同质化现象严重。五是农村文化人才比较匮乏。非遗保护传承人、乡土文化人才较少,一些经典特色的民俗工艺和民族文化遗产在传承上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普遍存在人员不足、职能不清、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如乡镇文化专干不专且变动频繁,村级文化干部多由村干部兼任,文化程度低,难以适应新时代文化工作的需求。
2、本文档共计 6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