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3-07-18 12:46:21 县探索建立不满意信访事项第三方评价“2151”工作机制经验材料
- 2024-04-28 17:04:17 探索建立不满意信访事项第三方评价机制
- 2024-02-28 15:29:30 经验做法:积极探索信访举报三级分类处置机制
- 2023-07-18 12:46:21 县信访突出问题“深重促”专项行动汇报材料
- 2024-03-28 11:33:41 创新医患纠纷评价调处工作经验:探索建立“五有”医患纠纷评价调处机制
- 2023-11-27 14:36:05 XX市XX局创新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持续提升汇报
- 2022-09-08 14:55:05 汇编1304-在信访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13篇
- 2022-08-17 01:04:50 乡镇平安建设经验简报材料
- 2023-06-21 09:28:38 2023年县信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 2024-07-25 15:57:59 经验材料:建立编制“存量池”引得“源头活水”来
- 2023-08-18 07:30:23 “四个三”机制推动“四事四权”工作经验材料
- 2023-04-11 10:08:10 关于“四个三”机制推动“四事四权”工作经验材料
- 2023-04-11 10:08:10 经验材料:“四个三”机制推动“四事四权”工作法落地见效
- 2022-10-09 20:28:52 经验材料:不断创新完善机制 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 2023-03-06 06:49:48 规范村级权力运行机制经验交流材料

XX县探索建立不满意信访事项第三方评价“2151”工作机制经验材料
县是一个总人口148万、有63个镇乡的典型丘区人口大县、农业大县,由于经济不发达,加之企业改制、机构改革积淀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全县上访人员多,矛盾纠纷多,涉及重点信访群体60多个、重点信访人员200多人。一度时期,在“人民内部问题用人民币解决”的大背景下,“花钱买平安”纵容和误导了一大批信访人,以访牟生、以访牟利、以访牟旅、以访牟名、以访牟诉、以访压法等问题突出,一直困扰着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已经依法按政策解决到位的“钉子案”“骨头案”,在信访程序已经依法终结的情况下,信访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反复缠访、闹访甚至越级上访和非访,各级机关穷尽解释,信访人仍不满意,县委、政府为此深感压力但又苦无良策。为破解这一难题,2019年以来,该县根据中央、省、市信访制度改革和依法治访工作部署,紧扣实际改革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引入“第三方”力量建立不满意信访事项第三方评价“2151”工作机制,有效化解了一大批特殊疑难信访问题,较好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信访形势持续向好。
一、主要做法
(一)“两个平台”同步建,确保评价“全覆盖”。按照信访工作“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县、镇乡(县级部门)两级分别成立评价小组,县评价小组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镇乡(县级部门)评价机构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评价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本级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群众工作办公室主任及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评价小组日常工作。县、镇乡(县级部门)两级分别建立不满意信访事项第三方人员资源库,在县评价小组办公室建立县级第三方评价人员总库,并将镇乡、县级部门资源库整合进入总库,实现库内评价资源共享。其中,镇乡、县级部门资源库第三方人员分为五类:党代表3-7人、人大代表3-7人、政协委员3-7人、律师或法律工作者2人以上、其他(包括专业技术人员、机关退休干部、村社区离任干部)5-15人。根据需要,临时增加网友代表、信访人邻里、同事和其他适合人员参与第三方评价。同时,建立与被评价信访事项相关人员回避制度,保证评价公正性。
(二)“一条底线”定范围,确保评价“可操作”。评价范围由县、镇乡(县级部门)两级分别确定。县评价小组受理的评价事项须具备四项条件:镇乡或县级部门已调查处理并有处理意见;信访人对镇乡或县级部门调查处理意见仍不满意,不息访息诉;镇乡或县级部门提出申请;县评价小组办公室严格把关确认。县级部门评价小组受理的评价事项须具备三项条件:本部门已调查处理并有处理意见;信访人对本部门调查处理意见仍不满意,不息访息诉;信访人提出申请。镇乡评价小组受理的评价事项须具备三项条件:村(社区)已调处三次并有调处意见,当事方仍不满意,不息访息诉;本镇乡已调查处理并有处理意见信访人仍不满意,不息访息诉;村(社区)、矛盾纠纷当事方或信访人提出申请。同时,确定一条底线,即涉法涉诉信访事项、需新政策出台才能解决的信访事项不纳入评价范围。具备申请条件的,信访人(或矛盾纠纷当事方)须向镇乡或部门评价小组提出;村(社区)向镇乡评价小组提出,镇乡或县级部门评价小组向县评价小组提出,防止矛盾上交和“信上不信下”问题。
2、本文档共计 7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