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3-07-18 12:46:21 【思享家】跨越数字鸿沟: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
- 2023-07-18 12:46:21 弥合城乡“数字鸿沟”该怎么做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发展数字经济拉动辽宁软件产业实现新突破的对策研究
- 2024-06-21 14:21:48 讲义文稿:人民性视域下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创新研究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人民性视域下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创新研究
- 2023-07-18 12:46:21 基层建议:勿让老年网民才过“鸿沟”又掉“陷阱”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社会责任认知视角下企业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新时代数字技术、数字转型与数字治理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战略逻辑与现实举措
- 2023-07-18 12:46:21 基层建议:做好“四个结合”化解老年数字鸿沟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数字经济引领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南京案例研究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依法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运用供给侧改革引导消费文化健康发展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县级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前景研究

【讲义文稿】跨越“数字鸿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供给政策研究
一、引言
数字基础设施是支撑数字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自 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概念以来,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等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重要会议,均重点提及并明确要求加快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根据发改委的解读以及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对数字基础设施概念的认识要基于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时代背景下,主要是指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为驱动力,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数字能力,对各行各业进行数字化赋能的新型基础设施,涵盖 5G 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除具有基础性、准公共物品性、强外部性等基础设施一般特征外,数字基础设施快速迭代、泛在支撑、融合创新等独特的技术优势,还呈现不同于传统基础设施的如下特征:第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包容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迅速把公共服务、政府治理、经济运行嫁接在一个全球最先进的底层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赋能任何个体、组织以及社会,为其提供平等的参与创造的机会的同时,所带来的经济红利又被广泛惠及所有阶层的民众。第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网络效应。著名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 Law)描述了网络的价值以网络节点数平方的速度增长的经济现象,它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依赖于一定规模的用户和网络关联度的强弱。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硬件、软件之间数据互通、物联网等方式使其辐射边界扩散至全国。在这个过程中, 随用户规模的扩大以及关联度的增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网络效应呈现出非线性的放大特征。第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备柔性特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于更具技术含量的设备、材料、软件、研发设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创新领域,对资源、能源占用比更低,附加值更高,可复用性更强。不仅能摆脱经济禀赋限制,同时这种“迂回性”还能避免经 济强刺激措施产生的副作用。
2、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