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提升写材料技巧【讲义文稿】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老笔头文库

文档

31150

关注

66

好评

99.8%
DOCX

【讲义文稿】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摘要]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发展战略,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经济建设中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民族工业安全, 保障粮食等战略物资自给,根据客观可能性发展经济,留有余地,由此形成强大的国家自主能力,使中国安然度过对发展中国家产生致命冲击的各...
阅读 417 下载 23 大小 62.46K 总页数 0 页 2023-07-18 分享

相关推荐

下载文档
/ 0
全屏查看
【讲义文稿】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还有 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摘要]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发展战略,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经济建设中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民族工业安全, 保障粮食等战略物资自给,根据客观可能性发展经济,留有余地,由此形成强大的国家自主能力,使中国安然度过对发展中国家产生致命冲击的各种国际危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丰富、发展独立自主发展战略,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国家发展与安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增强技术自主、产业自主、市场自主、战略资源自主,牢牢掌握中国发展的主动权。在新征程上,中国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发展战略,大力增强国家自主能力, 有效化解突发极端地缘政治风险。

[关键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发展

 

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独立自主原则不仅是我国外交的重要原则,同时,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它贯穿于大政方针之中,旨在形成强大的国家自主能力,为国家在

 

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关于独立自主原则,国内学者的论述更多地集中在外交方面,而忽视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即国家战略能力层面。进入改革时期以来, 一直有一种错误观点,即简单地认为中国的发展在于对世界 开放,与国际接轨,没有深刻地认识到独立自主发展战略在我国发展中的巨大历史作用。本文从历史角度对独立自主发展战略进行考察,梳理其在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和新时代如何增强国家自主能力,并对未来坚持独立自主发展战略的要点进行一些粗浅思考。

一、自主发展能力深刻影响国家命运

 

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来看,在这个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两种发展道路。一种是内生的自主发展,一种是外生的依附性增长。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大国以各种方式迫使其他国家围绕着它们的利益进行经济布局,承担特定的经济分工,执行特定的功能。围绕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分工的国家成为外围依附性国家,它们走的是外生的依附性增长道路。发达国家可以不断发展,外围依附性国家则没有这种能力。当发达国家根据经济需要重新进行国际分工,或者承担某种经济分工的依附性国家的资源耗尽时,依附性国家的经济就会停滞,社会陷入混乱。一个依附性国家在某个时期经济会快速增长,但永远无法成为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一个国家是否有能力围绕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发

 

展,是否有能力保护民族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免受外部风险的影响,保持持续发展,是一个命运攸关的问题。这是理解中国独立自主发展战略的历史意义的关键所在。

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感受到英国压力的国家纷纷致力于工业化。能否从本国的利益出发, 自主地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命运的关键。以武力为基础的国家自主能力(或者抵御外来武装侵略的能力)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

英国之后,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迅速兴起。这些国家的工业化首先得益于它们能够凭借武力保护自己的工业,免于英国先进工业毁灭性的竞争。机械化棉纺来到欧洲大陆的第一波浪潮,是不断扩张的法兰西革命共和国有能力将英国商品排除在欧洲大陆的直接结果。从 1806 11 月到 1814

4 月对英国贸易品的封锁,为欧洲大陆棉花工业化提供了一个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保护了起初弱小的大陆棉产业,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业。”[1]P141 在北美,独立战争使美国能够保护自己幼稚工业,使其免于英国工业竞争。当时的美国存在两种经济力量。一种是以奴隶制大种植♘主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利益集团,它向英国出口以棉花为代表的农产品,主张贸易自由,是依附于英国的利益集团。另一种是本土新兴的工业利益集团,它立足于本土生产。为了避免英国的竞争, 本土工业利益集团主张贸易保护。两个利益集团的冲突最终

 

导致美国南北战争。北方工业集团胜利后,美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工业迅速发展。南美国家正相反。南美国家根据欧洲的生产、贸易的需要,形成了奴隶制的矿业和大种植♘。大矿产主和大种植♘主形成强大的政治势力。这些生产者和商人成了争取从西班牙独立的政治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和资 助者,其目的在于获得政权并能自由扩大原料出口业务—— 从而增加拉美对欧洲(虽然现在是英国宗主国的更大经济依附。”[2]P89 北美的自主发展和南美的依附性增长使二者的未来发展截然不同。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正常而言,印度和埃及等传统的棉纺织中心更容易接受新技术。但是,印度和埃及由于殖民地化,国家没有自主能力,无法保护自己的工业,无法正常推 进现代工业。印度传统棉紡织业技术高超。至少在 1400

1800 年这 4 个世纪里,印度保持了竞争优势。印度还输入新的技术,尤其是从奥斯曼帝国和波斯输入印染技术以及熟练工人。莫卧尔时代的一部著作列出印染 45 种色调的 77 种不同的工艺。”[3]P275—27618 世纪初,英国毛纺织品和棉布根本无法与印度棉布竞争,不得不禁止进口印度棉布。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后,英国殖民者开始对输入英国的印度进口品征收比输入印度的英国进口品(以自由贸易为名5 倍至 20 倍的赋税,结果,他们只要认为必要就从形体

加入VIP
1、范文虽好,仅供参阅,请不要照搬!!!
2、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享受更多尊贵服务

内群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进内部大秘交流群

活动

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