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重点与路径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新时期我国基层民主实践困境与完善路径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述评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实现对接的一种解释路径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依法治国的现实藩篱与实现路径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逻辑和实践路径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关于中国特色国家公园的几点认识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社区网格化治理面临的困境与路径优化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近期国内关于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述评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特色与实践路径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势与路径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从历史逻辑和实践经验中认识中国政治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新时代提升城市社区党组织领导力的意义、问题与路径——基于“结构-过程-文化”的分析视角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摘 要:在工业文明语境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城镇化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力量,但同时导致了一系列潜在环境问题。然而,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形态,公♘城市充分彰显生态价值, 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引领城市变革,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样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烙印。公♘城市的建设实践通过营造现代化城市形态、构建城市绿态、延续城市文脉、创造绿色生产方式、构建高品质生活方式以彰显公♘城市美学、生态、人文、经济、生活价值。未来的规划与建设还应从顶层设计、理论研究、生态价值转化、要素融合发展、多主体特色化共建出发,持续打造现代公♘城市的新标杆,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城镇化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实施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改革开放 40 余年来,中国实现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城镇化,城镇化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
大动力[1]。截至 2021 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达 9.14 亿人,城镇化率达到 64.72%①。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由“乡村中国”到“城市中国”的社会变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2016 年 2 月,国务院提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
力”[3]。2020 年 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4]。随着我国城镇化从快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城市发展将成为新的经济发展驱动力。
一、公♘城市提出的时代背景
我国在过去 40 余年的高速城镇化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潜在问题。一是城市群与中心城市问题。城市群对周边的虹吸效应较大,资源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市,阻碍了城市群外围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城市空间分布存在的区域疏密不均、规模大小不均、等级高低不均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的深层次发展。二是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城市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伴随着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与固体废弃物、噪声、有毒化学品、光辐射等问题的治理仍未达到可持
续化的理想状态。虽然我国城镇化率水平已达到诺瑟姆曲线的中后期阶段,但上述种种问题显示出我国城镇化道路中的短板与漏洞,因此解决城镇内部矛盾的积累是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2018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市天府新区视察时首次提出“公♘城市”这一理念,指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5]。公♘城市理念的提出, 一方面体现了“生态文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模式和路径转变的理论创新及实践探索,体现了中央对生态文明理念以及建设美好生活和幸福家♘的高度重视。除成都市以外,“十四五”期间, 上海市、南京市等纷纷提出了公♘城市发展规划。
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公♘城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文明价值观为指南,是公♘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是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的复合系统,将引领城市建设新方向,重塑城市新价值。
二、公♘城市思想溯源与理论探索
2、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