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大数据:风险社会公共安全治理的新思维与新技术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依法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完善文化政策的实践与历程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反腐语境下我国网络社区治理的公共性建构研究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当下中国政治产品供给战略的反思与完善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新时期我国基层民主实践困境与完善路径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公共性价值理念与实践指向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构建更加完善、更具包容性的生态美学中国话语体系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提升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力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国家治理与政治安全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粮食安全与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智能技术与制度协同下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从三个维度提升基层协商治理效能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论域、问题与应对:城市新建社区协同治理的逻辑理路透析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

公共安全是国家发展和公民正常学习工作生活所 必需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公共安全治理则是国家的行政机关为保障社会活动正常进行,从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实施的各项行政活动。公共安全治理具有一定的变动性,不同时期, 根据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有着不同的侧重和特点。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风险与挑战无处不在。面对挑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将维护公共安全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公共安全治理的新思路、新举措,在很多问题上做到了未雨绸缪。党和政府始终致力于破解发展难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倾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安全治理模式。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政府开展了大量的公共安全治理工作。1949 年 11 月,为了主抓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央人民政府新组建的劳动部便内设了机构劳动保护司。一方面,这一时期公共安全治理的主题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对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还是以防灾、救灾为主,并且将其作为政治任
务与建设新中国的关键内容,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突出位置。1950 年 6 月,为了应对全国江河的洪涝灾害, 中央人民政府又正式成立了以时任副总理董必武为总指挥的中央防汛总指挥部。这一阶段的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主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展开,这虽然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也增加了中央政府的治理压力, 不利于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另一方面,当时在全国不少地区反动教会时有活动,这些在旧社会活动猖獗的邪教组织,对新中国的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人民政府代表人民的意志果断取缔了这些反动组织,巩固了新生政权,维护了公共安全。在上海等大城市,投机资本家囤积居奇,严重破坏了这些城市的物资供应,造成了市民的恐慌。中央人民政府和相关地方政府果断出手,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破坏法令、扰乱秩序者严惩重办,稳定了市场和民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政府格外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切实保障,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首先,我国的公共安全治理转向了以人为本的民生轨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于公共安全的分级治理模式也初步
建立。同时,我国公共安全治理逐步由国家、社会一体化发展为二元结构,综合管理、综合治理的概念被纳入公共安全治理领域,多元共治的理念逐渐形成, 多元参与机制也初步建立,治理水平和治理效率显著提升。其次,随着我国公共安全领域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公众对社会公共安全事务和公共安全事件的知情权得到了更为有效的保障。中国政府确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了政府的信息公开方式,做到了信息系统的完善、消息发布的及时、统计数据的准确等。最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共安全预案机制。早在2001 年,上海市就着手编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总体预案》。2003 年之后,“非典”推动了全国性公共安全预案编纂工作启动。2005 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出台,确定了政府对于特大公共安全事件的相关机制和体系,划分了各类公共安全事件的级别与种类,是当时中国公共安全治理的纲领性文件。
2、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