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坚定文化自信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资源开发利益补偿机制初探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领导制度建设初探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做好宁夏区域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中国原文化基本精神研究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国档案服务创新研究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基层治理中的软法机制及其开发
- 2024-03-19 01:42:06 文化类文稿汇编(23篇)
- 2024-06-21 14:21:48 讲义文稿:人民性视域下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创新研究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人民性视域下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创新研究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革命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策略路径
- 2024-03-14 12:42:30 文化类文稿汇编(23篇)(202403)
- 2024-03-15 11:40:05 (23篇)文化类文稿汇编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文化传承与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档案价值认定
- 2023-07-18 12:46:21 【讲义文稿】增强民法学理论创新的主体意识
【讲义文稿】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初探
提 要: 任何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都必须有所继承有所发展。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我们要以习近平思想为指导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和具有当代价值的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下来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融于当下,成为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纵览世界发展的历史,每一次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繁荣与复兴,都指向该民族或地区的文明进入到一个新的鼎盛时期。反过来也可以说,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必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崛起和复兴。只有民族文化进入到了现代化,这个民族才意味着真正步入到了现代化。所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华先进文化的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任务。这其中始终绕不开的一个历史性的课题,那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扬弃的认识与实践。对此,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给出了一个历史性的答案,即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这个“两创”方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路径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渊远流长,这既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也有可能成为我们民族快步前行的束缚。如何扬长避短、兼收并蓄,争取世界先进文化优势地位,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正确对待和发展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时候,如何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传统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①《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 》 2018 年 3 月 21 日。,这是新时代交给我们的重大课题。深入研究领会习近平同志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扬弃思想,是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实践的时代要求。
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前提条件: 确立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的主体地位
一个民族的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的支撑,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的驱动。然而,在五四运动之前,我们民 族却缺少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致使一个富庶的泱泱大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 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华文化的走向: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上了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道路,自此进入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中华民族由此迈向现代文明。正如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时所总结的:“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2014 年 10 月 15 日。时代在发展,文化也在自觉进步。文化的进步又促进了时代的长足发展。
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就变得可有可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着先天的语言和历史的必然联系。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可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但是,文化的内在精神却在不断变幻的物质载体中得到传承,成为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是一种与民族同时性的存在,不可能过时,也不能过时。历史走多远,传统文化的记忆和精神血脉就会跟多远。
2、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