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热门分类党史党课下学上达:朱熹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探究
公文写作

文档

16023

关注

10

好评

99.8%
DOCX

下学上达:朱熹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探究

下学上达:朱熹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探究 朱熹格物致知论思想本身极具复杂性:既不能纯粹按西方传统知识论进行解读,也不能仅仅视为一道德功夫修养环节。笔者曾根据朱熹自身的相关诠释,从其所言“格物”的范围、所指以及先后缓急顺序指出其“物”主要是指社会道德人伦日用之事物;从其所言“致知”之主体、对象、性质、...
阅读 282 下载 18 大小 25.98K 总页数 0 页 2023-07-18 分享
下载文档
/ 0
全屏查看
下学上达:朱熹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探究
还有 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下学上达:朱熹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探究

 

朱熹格物致知论思想本身极具复杂性:既不能纯粹按西方传统知识论进行解读,也不能仅仅视为一道德功夫修养环节。笔者曾根据朱熹自身的相关诠释,从其所言格物的范围、所指以及先后缓急顺序指出其主要是指社会道德人伦日用之事物;从其所言致知之主体、对象、性质、目的而推出其是含形上、形下双层意味的道德之知。通过对朱熹之进行“JTB”三元定义分析○1 比较,明确它不同于西方传统的知识概念,因而不能用西方传统三元条件来准确定义。通过与西方道德知识概念的初步比较,发现其各自的范围和内涵都不尽一致。综上种种,初步判断朱熹之是一种下学上达的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然而具体何为下学上达的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旨在完成这步工作,尝试对朱熹下学上达的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作一个明晰的界定与说明。对朱熹哲学语境下概念的重新诠释,一来有助于朱熹格致论思想自身的推陈出新、进而构建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道德知识论;二来可使中国哲学传统资源介入到当代知识论的争论中来如知识论视域下理智主义与反理智主义之争的 knowing how knowing that 的关系之争,提供一些异于西方知识论的不同视角与思路,以期为中国知识论学者在知识论问题的探讨中攫取更多相应的话语权。

一、关于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

 

道德-形上學的能力之知,是郁振华先生基于对赖尔与王阳明相关概念的探讨而体贴出来的一个概念。他在当代西方哲学理智主义和反理智主义之争的背景之下,根据赖尔对“knowing how”(郁先生翻译为能力之知[1]p78))这个概念的三层规定:活动/行动、智力、能力,指出道德的能力之知是关于道德规范的实施性知识。道德的能力之知,作为一种实施性知识,须以道德主体身心一体的躬行实践来表达,并表现为一种既稳定一贯又活泼灵动的实践智慧。通过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和致良知说的考察,他认为其核心在于道德的能力之知。换言之,良知即道德能力之知,是能力之知的一种。由于阳明哲学思想中,知行合一论、良知说与万物一体思想三者相交织、贯通,郁先生在阳明万物一体的道德的形而上学的构架内,将阳明之良知(道德的能力之知提升为一种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2]pp22-41。我赞同郁氏的创见,并认为宋明儒者所探讨的,在道德的形而上学语境下,都主要表现为一种追求廓然大公而物来顺应的、有着浓郁形而上学意味的道德的能力之知。

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当然也不例外。我们说朱熹所言致知之知,其最终形态(知至之知)表现为一种明心之全体大用(心具众理而应万事。此,因其关切的核心是道德人伦而笼统称为道德之知,因其体现为应万事大用的能力而表现为一种能力之知,因其涉及心具众理全体而突显形而上学意蕴。综合三者,正构成一种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但与阳明以良知为核心的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相比,朱熹的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则又表现出其独特性与差异性。我们说明心之全体大用内圣外王一样(就结果而言),俱是表达一种理想的圆满状态, 而作为有限之人,我们实际上处于一种追求圆满而未圆满、追求知至而未知至的过程。因此,朱熹所言之知虽然最终落实或表现为一种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但从其求知过程(致知在格物而言,它并非表现为纯粹单一的能力之知。朱熹对有着各种二分,但这种二分又并非截然两端。譬如就性质而言,它主要是先天德性之知(生知),却涵有后天见闻之知的内容(学知);就形式而言,它表现为一种能力之知,却裹杂着命题性知识;就程度而言,它有真知/常知或深知/浅知之分。朱熹所言之知的这些复杂特性,一方面是由其理为本”“性即理的道德本体论所决定(以理言道,禀理而为性,得道于心而为德),主要体现于朱熹对道德的界定;另一方面,可由下学上达来表述、统领乃至一而贯之。以下, 将围绕朱熹之论来阐明朱熹道德-形上学的能力之知,并尝试用下学上达来贯穿朱熹所言之知。

二、朱熹论

 

中国儒家之道德概念在春秋时期本就是分开来讲的,譬如孔子在《论语·述而》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之云,《中庸》有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之云。所谓道,一般是指形而上之万事万物的根源、根据,或必须遵循的 规律、原则;所谓德,与得同义,是指遵循道而实践。遵循道意味着得道于心并能在实际生活中遵循一定的原则而行,故

 

引申出德之一般意义:德行、品德。当道与德合而为道德,即意指有得于道或由道而得到道的具体化规定。”[3]p91因此,当我们在探讨儒家之道德概念时,须知晓它不仅包涵狭义道德之义,更有着之形而上学的意味。

加入VIP
1、范文虽好,仅供参阅,请不要照搬!!!
2、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3、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参考阅读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与公文写作宝及其运营主体无关!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享受更多尊贵服务

内群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进内部大秘交流群

活动

顶部

返回顶部